截至昨日收盘,国际现货黄金报收于1825美元/盎司,较前一日上涨5美元,涨幅0.27%。从日线图来看,金价呈现窄幅震荡格局,早盘受美元指数回落支撑小幅走高,午后因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短暂承压,但尾盘再度反弹收阳。技术面上,金价维持在1800-1850美元区间内运行,短期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,MACD指标红柱持续放大,暗示多头力量仍占主导。
注:图为近期国际黄金价格日K线走势,显示短期震荡上行趋势。
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(SGE)Au9999品种昨日报收于398元/克,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.2元,涨幅0.30%。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,国内金价与国际金价存在一定分化: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35个基点至7.23,导致国内金价相对国际金价溢价约0.5%,但整体跟随国际市场同步上行。从成交量来看,昨日SGE黄金成交量达12吨,较前日增加2吨,表明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提升。
美元指数是黄金的“孪生兄弟”,二者通常呈负相关关系。昨日美元指数跌至103.50附近,较前日下跌0.3%,主要因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议息会议上暂停加息。美元走弱降低了持有非美资产的门槛成本,从而提振了黄金的吸引力。不过需注意,若后续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强劲,美元指数仍有反弹可能,届时将对黄金形成压力。
本周四凌晨将公布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,市场普遍关注其是否会释放“鹰派”信号。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还将加息一次,但幅度可能缩小至25个基点。若纪要显示官员们对通胀回落信心不足,黄金可能面临回调;反之,若纪要偏向鸽派,黄金有望进一步上行。此外,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收缩节奏也将影响黄金供需——若缩表速度加快,会抽离市场流动性,利空黄金;反之则利好。
近期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,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仍未平息,且伊朗可能卷入的风险上升,引发市场对能源供应中断的担忧。地缘冲突通常会刺激避险需求,推动资金流入黄金等安全资产。数据显示,上周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增加了2.3吨,其中欧美地区的ETF持仓增幅最为明显,反映出投资者对地缘风险的谨慎态度。
原油价格与黄金存在间接关联:油价上涨会推升通胀预期,而黄金作为抗通胀工具,其价值会被强化。昨日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85美元/桶,较前日上涨1.5美元,主要因OPEC+减产协议执行力度超预期。不过,若油价过高抑制经济增长,反而可能削弱黄金的避险属性,因此需综合判断其对黄金的双重影响。
全球央行已成为黄金市场的重要买家。根据世界黄金协会(WGC)的最新数据,今年上半年各国央行净购金量达400吨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其中,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,累计增加约140吨;印度央行也加大了购金力度,以分散外汇储备风险。央行的持续买入不仅增强了黄金的基本面支撑,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长期配置的信心。
从技术指标来看,黄金的周线级别已突破前期阻力位1810美元,并站稳在布林带中轨上方。RSI指标处于60以上,显示多头动能充足;KDJ指标金叉向上,预示短期仍有上行空间。不过需警惕的是,若金价突破1850美元后未能有效站稳,可能会引发获利回吐,导致回调至1800美元下方。
最新的CFTC持仓报告显示,截至7月18日,COMEX黄金期货的非商业多头持仓为22万手,较前一周增加1.2万手;空头持仓为8万手,减少0.5万手。多空持仓比升至2.75,表明市场看涨情绪浓厚。不过,当持仓比超过2.5时,往往意味着短期可能出现反转,投资者需注意风险控制。
短期来看,黄金价格有望维持震荡上行趋势。一方面,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,美元指数缺乏持续走强的动力;另一方面,地缘政治风险仍在发酵,避险需求将持续支撑金价。不过,若美国经济数据意外强劲,或美联储释放更鹰派的信号,金价可能面临阶段性回调。
长期而言,黄金的牛市基础依然牢固。全球范围内的低利率环境、高通胀压力以及央行购金潮,都将推动黄金价格向1900美元/盎司甚至更高水平迈进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可将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,通过定投或逢低买入的方式积累仓位,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。
总结:当前黄金市场处于多头趋势中,但需密切关注美元指数、美联储政策及地缘政治的变化。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,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投资策略,避免盲目追涨杀跌。
(全文约118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