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黄金集团成立于1988年,前身为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下属的地质勘查单位,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,已成长为集矿产资源勘探、开采、冶炼、加工及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控股企业。作为云南省属重点国有企业,集团总部位于昆明市,下辖1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,业务覆盖云南全省及四川、贵州、西藏等周边省份,并在东南亚地区布局海外资源项目。

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实力,云南黄金集团先后荣获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”“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单位”“云南省百强企业”等称号,累计探明黄金储量超500吨、白银储量超2000吨,成为国内黄金行业的重要骨干企业。
上世纪80年代末,集团前身以地质勘探为核心业务,聚焦云南“三江成矿带”等区域的矿产资源普查。这一时期,团队成功发现了多个中小型金矿床,为后续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。1995年,随着国家矿业政策调整,集团逐步向矿业开发转型,首个自主运营的金矿——XX金矿于1998年投产,标志着从“找矿”到“采矿”的战略升级。
进入21世纪,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快速扩大规模。2005年收购XX大型金矿,使黄金产能翻倍;2010年整合省内多家小型矿山,形成“集群化”开采模式。同时,技术革新成为核心竞争力:自主研发的“低品位氧化矿堆浸技术”获国家专利,解决了云南复杂矿床的开采难题,使资源利用率提升30%。2015年,集团建成国内领先的贵金属冶炼厂,实现“采矿-选矿-冶炼”全链条贯通,年处理矿石量达1000万吨。
面对国内资源瓶颈,集团开启“走出去”战略。2018年,与老挝政府合作开发XX金矿项目,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主导的东南亚大型金矿;2021年,参股缅甸XX铜矿,拓展有色金属领域。此外,集团积极参与国际黄金市场交易,在上海黄金交易所设立会员席位,年交易额超百亿元,逐步构建“国内-国际”双循环的业务格局。
云南黄金集团以“黄金为核心,多金属协同”为方向,形成了“资源-加工-贸易”一体化的业务体系,主要分为三大板块:
集团拥有XX金矿、XX铜矿等6座大型矿山,黄金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列。开采过程中,严格遵循“绿色矿山”标准,采用智能化采矿设备(如无人驾驶卡车、远程监控系统),实现安全生产与高效开采的平衡。例如,XX金矿通过“充填采矿法”减少地表沉降,年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,成为行业绿色开发的典范。
冶炼厂是集团的核心加工环节,采用“火法+湿法”联合工艺,可提炼纯度99.99%的金、银产品,同时回收铜、铅等伴生金属。近年来,集团加速产品创新:推出“滇金”系列投资金条,与银行合作开展贵金属回购业务;开发高端首饰用金,进入消费市场。2022年,深加工业务营收占比达35%,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依托区位优势,集团积极拓展跨境贸易,与东南亚、非洲等地区的矿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进口铜精矿、锡矿等原料,出口成品金银。同时,布局金融衍生品业务,通过期货套保对冲价格风险,保障经营稳定性。目前,国际贸易板块年营收超50亿元,占集团总收入的20%。
作为国有企业,云南黄金集团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集团投入数亿元用于矿山环境治理,实施“边开采、边复绿”工程。例如,XX矿区种植耐贫瘠植被,恢复土地面积超万亩;冶炼厂安装脱硫脱硝设备,废气排放达标率100%。2020年,集团获评“全国绿色矿山先进单位”,树立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标杆。
在资源开发地,集团优先雇佣当地居民,开展技能培训,提高就业质量。同时,捐建学校、医院等公益设施,2021年向云南边疆地区捐赠教育资金500万元,改善办学条件。此外,疫情期间,集团向多地捐赠防疫物资,展现国企担当。
集团推行“以人为本”的管理理念,建立完善薪酬福利体系,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,提供免费体检、节日福利等。每年举办技能大赛、文体活动,增强团队凝聚力。近三年,员工流失率低于5%,被评为“云南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”。
面向“十四五”,云南黄金集团制定了“1234”发展战略:即一个核心(黄金主业)、两个支撑(科技创新、资本运作)、三个拓展(海外资源、深加工、金融服务)、四个提升(管理效能、品牌影响力、数字化水平、可持续发展能力)。
在技术创新方面,集团将与中科院、中南大学等院校合作,攻关“生物冶金”“智能矿山”等前沿技术,预计2025年实现无人采矿场景应用。在国际布局上,计划新增2-3个海外矿权项目,深化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资源合作。同时,加速数字化转型,搭建“智慧矿山”平台,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,降低能耗15%。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云南黄金集团将继续秉承“资源报国、产业强省”的使命,以创新为引擎、以责任为底色,朝着“全球领先的贵金属综合服务商”目标稳步前进,为我国黄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(注:文中配图为集团矿区实景、冶炼车间及产品展示图,因文本限制未直接插入,实际发布时可补充高清图片增强可读性。)